


辽宁不仅是工业大省,也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,特别是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辽宁的朝阳产业,方兴未艾,所以应高度重视旅游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和开发,以更好地推动辽宁文化旅游产业的提档升级和快速发展。昨日,辽宁省政协委员张思宁表示,辽宁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,但文化旅游产业整体布局不完备,也缺乏专业人才,应及早完备文化旅游整体布局,形成产业链条。
观点——
文化旅游产业整体布局不完备
辽宁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,文化底蕴、文化资源丰厚,历史源远流长。拥有红山文化、辽金文化、前清文化、工业文化、满族文化等众多独特文化资源;拥有故宫、昭陵、福陵、永陵、九门口长城和五女山城等六处世界文化遗产,鼓乐、玛瑙雕等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东北大鼓、岫岩剪纸等10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奉天纺纱厂办公楼旧址、南满洲电气株式会社旧址等160余处工业遗产。这些文化旅游资源大部分得到开发,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绩也很显著,在东三省处于领先地位,但是与旅游发达省份、城市的差距还很明显。通过分析原因,北京、云南等地无论从旅游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规划、政策制定,还是创意产业园区建设、链条整合都占据领先地位,而辽宁连续多年文化旅游产业都徘徊在全国的中上游水平。
缺专业人才,没形成产业链条
同时,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模式不完整,整体布局不完备。例如旅游宾馆、旅游景区、旅游交通、旅行社、旅游餐馆、旅游购物店、广播、影视、报刊、广告等各自发展,没有形成有序、互补、共享、促进的产业链条,旅游与文化各项产业均表现为单打独斗,各自为政,未形成集群性、发散性发展。文化旅游专业人才也匮乏,国内许多旅游发达地区的高校,都已经设置了旅游服务专业、旅游管理、智慧旅游、旅行社和文化创意产业学科,辽宁院校设置的相应的学科还不健全,大部分旅游人员、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都是从其他专业毕业转移来的,缺乏专业人才,不能保证旅游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和专业化。
建议——
全省要统一布局形成品牌效应
张思宁表示,针对辽宁文化旅游产业整体布局情况,应建立完善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,让文化、旅游等企业与各相关产业深度融合,产生规模经济集聚区,形成资源互补、共同发展的产业链条。全省要统一布局“锦州大古玩、朝阳鸟化石及红山文化、葫芦岛古城遗址及水上长城、本溪抗联营地及温泉文化”等项目的打造,发挥辽宁文化旅游品牌效应,提高市场竞争力。
同时培育龙头企业,推广先进经验,推动区域经济发展,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在整体上看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,产业总量还是偏小、布局较散,企业的规模也比较小,龙头带动作用还不够强。再有,应重视人才培养,加大对现有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的投入,尤其重视文化管理、旅游管理、市场营销和文化创意等复合型人才和能歌善舞、掌握多种语言的导游人才的培养,使辽宁文化旅游发展具有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不竭的人力资源。
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
400-600-3737
手机联系:13062625088
微信联系:13062625088
QQ 联系:746583727
地纬招商网-招商投资门户网站
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
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
线上招商推广,线下项目推介
为政府、园区、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
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
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-2 Copyright © 2022 www.zhongguozhaoshang.com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